浙江工業大學繼續教育自1958年開始舉辦以來,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密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依托學校學科和專業優勢,以學習者為中心,圍繞學歷提高、知識更新、素質提升,先后以夜大學、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成人高等學歷教育以及非學歷教育等形式,先后培養了經濟社會建設需要的各類人才30余萬人次。形成了校內與校外結合、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聯動、專科與本科銜接的多樣化人才培養體系。
創新模式,內涵發展。學校成人高等學歷教育依托國家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開展函授“專升本”人才培養,堅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注重學用相長、知行合一,著力培養“有素養、會學習、能干事”的應用型人才。不斷適應時代發展變化,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實施“主講教師和助教相結合,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雙結合教學改革、推行校企校地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等,形成了較好的教育品牌,招生人數和在校生人數在省內本科院校中一直名列前茅。學校也是省內首批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主考院校,現有3個本科主考專業和3個專科主考專業,為學習者學歷提升和自學成才提供了良好的途徑。
公益為本,服務社會。學校非學歷教育依托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浙江省干部教育培訓高校基地等一大批教育培訓平臺,充分發揮學校學科、專業和人才優勢,深度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開發了以黨政干部、教師、專業技術骨干、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等為主要對象的多元化培訓項目,形成了校地合作、產教融合、定制培養的多層次教育培訓體系,每年為全國各行業、各領域培訓各類高素質人才3萬人次以上。堅持培訓公益屬性,以“臻善計劃”公益性培訓為載體,每年舉辦各類公益講座30余場,受益人數近萬人。先后與永康市人民政府、天臺縣人民政府共同創辦了浙江工業大學永康五金學院、浙江工業大學天臺工程師學院。
終身學習,臻于至善。學校將始終圍繞“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國家戰略要求,面向國家所需和社會所求,匯聚校內外優質資源,擔負學校所為,實施“特色化、專業化、品牌化”發展戰略,以學習者為中心,創新辦學模式,注重質量和內涵建設,強化校地合作、產教融合、定制培養,加快構建“質量有保障、辦學有特色、社會有影響”的高水平繼續教育體系,不斷提升學校繼續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